用意大利式平民生活喜剧般的氛围节奏来透析了一场阶级斗争具体到每个人身上是何种面貌. 对工人内部的不团结没做脸谱化的批判,而是呈现了他们的各种弱势处境如何让斗争变得如此艰难,赋予的同情多过嘲讽,也说明了为何需要一个外来的,能摸透资方的策略而自身付出代价较小的中间阶层来为他们出谋划策. 然而导演也不无带一种看似自嘲实则悲怆的态度呈现了知识分子要跨阶层争取权益的艰难困境,同样面临牺牲却不被理解. 导演对各色人物群像的性格塑造既具有阶层的典型性,又没有失去生活的实感,故事节奏很生动活泼. 知识分子理性而精明,资本家与走狗们强势,阴险而老辣,工人们各有鲁莽,愚钝,怯弱,自私,摇摆,生活的困顿才把他们拉在了一起. 罢工失败的结局很令人痛心,还好导演没彻底宣扬对人性绝望的屈服,教化与牺牲没彻底白费,留下了觉醒的种子6/10. 妻子怀端着菜坐在丈夫的自行车上,这个中景镜头开场从街面跟拍到幽长的胡同,背影的黯淡和置于光亮区的五元钱使事件冲突进入观众视野. 在队伍晨练的机械化口号中,监狱围墙如一条中轴线,失去个性的女囚接受大会主席台的规训,监狱教育权威的不可违性以政府奖励的名义强迫陶兰回家,领回物品时掉出的口红、尚未拆迁的厕所分别提醒陶兰青春的逝去和污点的永存,被人潮包围的陶兰在女队长的带领下畏畏缩缩地挤上车,女队长就是体制的化身,一次次召唤陶兰回家过年(回归主流意识形态),在开门的一刹那,继父的脸笼罩在阴暗中十分诡异,曾经咄咄逼人的母亲谦虚地跟在继父后面,冷凄的家中唯一色彩是女队长这位反客为主的入侵者,当陶兰被女队长询唤去洗澡(洗尽身份的污点)后,全家端坐在女队长面前和解. 女队长代表的就是将张元引回体制的广电们. 高中校园里的性别歧视和价值扭曲,让这位害羞的16岁女孩再也受不了了!妈妈的叛逆过往让她灵机一动,匿名发行一份小报,继而引爆风靡全校的成长变革. 本片改编自珍妮佛·马修的小说,由艾米·波勒执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