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部看下来,尽管每次观影后那份久不能释然的心境似乎一脉相承,也曾痴迷于研究迈克·李电影中弥漫的那份戾气和绝望,但直到这一部才终于明白,对迈克·李的追捧某种程度上是因为其电影中的现代家庭关系有着与中国(东方)家庭极为相似的一面,犹以这一部最为典型,三组家庭正好对应了原生家庭中最典型的三类情况,甚至在几对家长和子女身上都能瞧到不少身边人的影子,这其中又以主角一家关系的处理最为精妙;通常生活流电影少有能在开头几分钟就牢牢抓住观众使其入戏,但这部却是个例外,适应了迈克·李电影中一个个怪异又可爱的角色,一段日常对话也能让人看得唏嘘不已,他当然是在拍英国,但恐怕在当代西方导演中再难找出第二位能将生活流拍得如此精准、细腻、直白且具普适性,当然,值得提一句的是,迈克·李麾下的这群演员一个个也实在太会演了. 看完夏威夷男孩,被这部电影震撼到. 故事大概就是一个日本男孩在夏威夷生活,与比奶奶,幸一等发生的点点滴滴. 充满夏天味道的画面,凉风飒飒,蝉鸣蛙叫,星空明亮,让人心生向往的平静,特别小镇的人纯朴而简单,偶尔有一两个外人闯入. 而最吸引我的,便是这镇上的人了. 比奶奶古灵精怪,会在别人打了石膏的手上画大便,会故意把饮料滴在楼下的路人身上,习惯把电视机竖着放,爱美,嘴硬,而我看来,她真的很孤单孤单,只有太孤单才会如此的可爱的与自己相处吧. 男孩的陪伴,填补了她的孤单,他们像亲人般. 电影很平淡,时光慢慢的流逝,却倏忽的出现转折,让人卒不及防,男孩的女朋友出现,再后来是比奶奶眼瞎,男孩照顾比奶奶,最后比奶奶离开. 我一直问,是否人都是这样. 小镇很美,人很美,慢慢欣赏你就会发现. 生命很短,我对死亡还是如此的恐惧. 以“·”表示乘法的用法相当流行,现今欧洲大陆派(德、法等国)规定以“·”作乘号. 其他国家则以“×” 作乘号,“·”为小数点. 而中国则规定以“×”或“·”作乘号都可,一般于字母或括号前的乘号可略去. 由于这个符号的输入不太方便,故此在日常沟通时一般用英文字母 “x”代之. 在HTML和XHTML上,则可以输入×、×或×这实体参引(entity reference). 施蒂费尔于1545年出版的一本算术书内以大写字母M及D分别表示乘和除. 斯蒂文于1634年出版的书内亦采用了这个符号. 韦达(1591)以AinB作为A与B的乘积. 一些十五世纪的手稿及印刷品仍以并列表示相乘,如6x,5x2等,但必须有字母才行,因5表示5+而非5x,这种记法还在沿用着. 西方称"X"为圣安德鲁斜十字(St. Andrew's cross),这名称与数学全无关系. 十六世纪出版的一些数学书就有采用这个符号,但开首并非现代用法,而是以它表示两个独立的乘法运算,如以表示现代数学的315172x174715及395903x295448两个乘法. 中国古人及古希腊的丢番图都不用乘号(Signs of multiplication),但后者则以两数并列表示相乘(与加法相同). 印度的巴赫沙里残简中,把数排成字符编码表示. 乘法(Multiplication)是最早产生的一种运算之一,且出现于人类最早的文字记载当中. ×,名称为“乘号”,亦称作“叉号”或“交叉”. 有以下的可能用法和意思:中文:标点符号中的隐讳号,用以代替不便示众的文字. ACG、同人、文学作品等:用以代替有需要存在,但无需要明确表清的“参数”,常与“○”、“□”和“△”共享. 例如:故事情节中的学校黑板或日记上的日期:○○年△△月□□日(星期×)语文作业作文题目或例句中的名词:《××公司会议纪录》、××区××镇××村……数学:四则运算中的乘号 (如 2×3);向量的叉积,与点积相对;集合的笛卡尔积;矩阵乘法中的积运算. 生物学:在基因图中表示两种物种的杂交. 流行文化:用以表示两种原本不相干的、人物、概念、作品等的交集,即是时下所说的 "Crossover". 日文:称作“ばつ”(罚)、“ばってん”(罚点)或“ぺけ”(?),指不正确、错误等意思,与○:“まる”(丸、圆)相对. 同人:用作表示人物间的恋爱关系和主被动状况. 如“小丁×小娜”,就是小丁主动进攻,小娜被动防守. 详见同人用语一览. 延伸用法:如“小丁×小娜” 有小丁与小娜合作的意思. 字符编码UnicodeISO 8859-1,2,3,4,9,13,15 ISO 8859-8× U+00D7(万国码) D7 AA乘号是一种特殊符号,在打字时有很多人用“*”号代替. 其实乘号是可输入的. 1、用智能ABC输入法输入v1,在第四页就能找到乘号. 2、在新版的搜狗拼音输入法里直接输入“cheng”或“c”,也可以在候选框里选到乘号输出. 3、在英语输入状态按着Alt键,再按数字小键盘的“215”,然后放开Alt键就有"×"号. 4、在百度输入法输入“chenghao”,也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