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计半数以上的人都将此片划分到这一类了,即英叔大部分的“来凑热闹却毫无诚意的驱魔片”,真正看过片子的人可能比想象中还少,不然绝对不至于这么个分数. 原先我也以为本片与驱魔片热潮中的俗烂鬼混者一样,看完才发现成效其实好很多. 不同于那些胡打乱闹的卖疯骗钱,本片在驱魔上的奇技淫巧并不多,比起那些骨子里还是功夫喜剧的驱魔片,本片的基调甚至显得颇为认真,前期的淘气搞笑情节收得很快,末尾大反派出场时的猛烈让人顿时意识到影片的恐怖氛围是如何成倍叠加的. 最颠覆的亮点在于,英叔不再像以往那般神通广大,你看不到他以道士的身份作法伏妖,故事由戏班巡外演出惹来孽端,驱魔之法亦回归到戏子这个身份上,片中两次驱魔,一次是扮包公,一次是钟馗,都是以人的血肉对抗未知奇幻,没有夸大人的实力,灵幻的世界便更真实可信,也更惹人敬畏6/10. 除了片头没有一处后期特效,都是现场用滤色镜和灯光完成的,趋光的飞鸟是灵魂自由的重要视觉符号,片头环绕王勃的飞舞花朵代表才华盛开,结尾浮空的王勃身边少了花以生命换取灵魂自由;将人物情感主观化的颜色构图造作,但揭示人与环境关系的拍摄角度多变不像景别单调的电视剧,斗鸡、高傲骑马采用脸庞变形的广角塑造了王勃的爱慕虚荣,被英王送来鸡毛制的斗篷和帽子羞辱的俯拍、斩台前压缩空间感的特写构图,则表现了政治权力下文人的惶恐,探狱那场戏的声音处理别具一格(寂静的长安街突响马蹄,死牢内磨刀和鸡血的滴溅声,烘托王勃死期紧迫的压抑气氛);落霞在木屋告别王勃的浪漫场面,寒塘、冷月的独辉穿插白鹭,西域特色的舞蹈动作和打击乐,王勃的自省、激情和理想在此刻交融,无怪乎落霞死后丢掉精神寄托的美人纸片,充分体现导演的细心.
月黑风高之夜,一群电影人被秘密召集到一起,欲将轰动一时的血案翻拍成电影,借此扬名立万. 殊不知他们正身处案发现场,并步步陷入一个巨大迷局之中,而凶手就在他们中间…… 伴随着利欲熏天的创作风暴,案件背后的故事似乎也更加扑朔迷离,戏中戏、案中案、局中局、人外人,环环相扣,一场野心与良心的较量愈演愈烈. 究竟是命悬一线,还是另有惊天逆转?爱与温暖的血色花又能否从快将干涸的血河中终极绽放?一切都有待揭开.
.